Monday, November 06, 2006

 
「癢」的神經生物機制(Neurobiology of itch)!

在坊間的教科書中,「癢」的神經機制是較少數被科學家探究的領域範疇。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沒有恰當的動物模式(animal model)可以供實驗者做系統性的操弄與觀察,動物不會主動告知實驗者「我會癢!」這件事,取而代之的是抓(scratch)或摩擦的動作反應,這些反應不易觀察且具爭議性;隨這現代神經科學技術的發展,如活體電生理(in vivo electro-physiological recording)紀錄、大腦功能造影(functional brain imaging)等技術的使用和進步,這些限制正逐漸地被克服。「癢」和「痛」有類似的的神經受體引發嗎?還是個別有特定的神經迴路負責?以下的整理將提供讀者對這感官「癢」有初步的認識。
臨床醫生是對「癢」最不陌生的一群。早在350年前,德國的外科醫生Samuel Hafenreffer就提出:「癢」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,它會引發抓癢的反應衝動!基於診療上的方便,現代醫學更將「癢」做以下的分類:

(一)皮膚發炎疾病引發的癢:如蚊子咬、皮膚過乾、濕疹或牛皮癬等皮膚病所引發的「癢」。

(二)系統性疾病引發的癢:如甲狀腺抗進或長期肝、腎功能不好的患者會有「癢」的併發症。

(三)神經性的癢:如骨刺壓迫末梢神經或
截肢手術後病人常報告的「癢」。

(四)心因性的癢:如精神病患的寄生蟲幻覺、長期壓力引發或憂鬱症病人所抱怨的「癢」。

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「癢」的多源性,從周邊(PNS)到中樞神經系統(CNS)都可以引發「癢」的感覺,加上「癢」也有急性(acute)和長期(chronic)複雜度的不同。這些特性和現階段科學家對「痛覺」的了解有若干的相似。所以近代神經科學對「癢」的研究報告幾乎都來至於傳統做「痛覺」的實驗室。
早期的理論認為輕度(sub-threshold)活化痛覺受體就會引發「癢」!這種觀點稱為強度理論(intensity theory);另一派學者認為抓癢是透過「抓」引發「痛覺」來止癢,「癢」和「痛」其實是拮抗的兩種感覺,這種理論(antagonistic theory)最好的背書來至於臨床上止痛藥的處理常會引發患者「癢」的抱怨;第三種理論認為「癢」和「痛」有特定的受體(pruriceptor v.s nociceptor),特定的神經迴路負責傳遞訊息,這種理論稱為專一理論(specific theory)。看完這篇文章之後,你會發現這三種理論都對,只是適用的解釋層次各有不同。
(一)臨床醫生很早就發現組織胺(histamine)和「癢」的引發有密切關係,皮下組織在受傷或發炎時會釋放組織胺,進而活化末梢神經上的H1-受體,臨床人體試驗證明,局部抑制H1-受體可以阻斷皮膚發炎所帶來的「癢覺」,然皮膚的紅腫依舊;類似的報告在老鼠身上指出H4-受體也有類似的功能。

(二)發炎組織附近的免疫細胞會分泌蛋白酶( protease),過多的蛋白酶會活化神經末梢上的PARs(protease-activated receptors),目前已知的PARs有多種,其中已經證實PAR2和「皮膚癢」的引發有關係。首先,在有「皮膚癢」報告的皮膚炎病患身上,發炎部位的PAR2表現量會升高;其次局部活化皮下PAR2會讓受試者報告「癢覺」。

(三)在周邊神經末梢分布
大量的TRP(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)受體,這些受體本身就是離子通道(ion channel),活後直接影響末梢神經的神經電位,在痛覺研究中已經被證實和冰或熱所引發溫度痛覺(thermal pain)有密切關係,TRP受體有很多種,其中TRPM8(一種cold receptor)被認為和冰敷的止癢效果有關係;TRPV1和TRPV3和樟腦局部塗抹後,溫熱且止癢的效果有關係。

(四)嗎啡與大麻受體也和「癢覺」有關係,內生性腦啡(opioids)和大麻素(cannabi-noids)作用在其受體(μ-,κ-,δ- CB1 or CB2)後不只有止痛,也有止癢的效果。惟活化受體的層次不同(skin、spinal或 supra-spinal level),其「止癢」和「使癢」的效果迥異。舉例來說,在脊椎活化μ-受體會產生癢的感覺,而活化κ-受體有止癢的報告。
在我們脊椎的背跟神經節(dorsal root ganglion)中,負責傳遞體表感覺的神經纖維可以初分為Aδ、Aβ和 c 三種,其中c是沒有髓翹包裹(ummyelinated)的神經纖維,c-fiber又可依是否對機械力(mechano-force)敏感分成兩種,其中的負責傳遞「癢覺」的是對機械力不敏感(mechano-insensitive)的c-fiber。這些對癢反應的細胞佔脊椎投射到視丘(spinothalamic projection)細胞中的5%,其生理與解剖特性和傳遞痛覺的脊椎細胞有很大不同:
(一)這些傳遞癢覺的細胞沒有自發性(spontaneous)電位活動。

(二)這些細胞之所以沒有電位活動懷疑是被傳遞痛覺的細胞活動所抑制( pain-induced inhibition)。

(三)這些細胞從脊髓的lamina I 直接投射到ventrocaudal part of the nucleus medialis dorsalis( MDvc),MDvc在向前投射到前扣帶回皮質(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)與背側島狀皮質(dorsal insular cortex)。


在1990年代初期的一系列人腦造影研究中,我們已經知道痛覺在中樞皮質的處理分區有其時間、空間、情緒、動機、強度等....許多不同的向度。那關於「癢覺」呢?台北榮總的謝仁俊醫師可是全世界第一個(1994)用PET來回答這問題的科學家,他發現前額葉皮質(prefrontal cortex)、前運動皮質(pre-motor area)和前扣帶回皮質(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)對「癢覺」有反應。後來的fMRI也有類似的發現。和「痛覺」比較,這些對「癢覺」有反應的中樞皮質幾乎是重複的;換句話說,到目前為止,大腦中並沒有哪各區域被證實對「癢覺」的處理有專一性!

Comments: Post a Comment



<< Home

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. Isn't yours?